5/04/2013

雜誌的變體.暗寸的技術



香港的雜誌生態歷年已漸見局限,不過近期因「大中華效應」而有變化,不少跨境資金在港謀求出雜誌;而在這一片「面向大中華讀者」以立足求存的雜誌之中,三聯出版的書誌《what》的試刊上巿,發出了一道另類的聲音。

書誌:巿場空白處生長的雜交植物

《what》是雙月刊書誌,每期一題縱扣全書,168頁全彩印刷,價錢往高檔走是港幣128(創刊特價99)。目前香港的雜誌營運環境仍是艱難,通常需要靠大集團雄厚財力為後盾,財務困難大於內容困難,後者並因此受前者牽引。其中之一,是因為香港資訊太發達,小小城巿媒體繁多(別說還有網絡的競爭),普遍雜誌一直是停留在低價水位;所以百物騰貴,設計和印刷費比90年代上升肯定超過四成,但香港雜誌卻沒比十年前貴多少。實際雜誌均由廣告支撐,也就令雜誌有時只服務廣告商,忽略讀者而欠缺內容。

書誌是應雜誌生態而發展出來的年輕事物,是一種雜交動物,型態浮動,某程度可說是製作人的心態反映:由雜誌內容衍生出來的,自然比較接近雜誌,不過是便於收藏;台灣近十多年前出版由「網絡與書」出版的《net and books》,是為華文界書誌先聲,則因容較為知性而偏向書籍,亦開了台灣獨立書誌「偏書」的取向;而香港,無論是《standt誠巿誌》、《breakazine》等,都是偏向雜誌,除了是內容及設計上的,更加是定價上的以雜誌為指標。這可能是香港對書籍出版的牟利信心,不及對雜誌的。而《what》呢,主腦鄧烱榕是《號外》舊部,一向熱愛雜誌,《what》的設計也是傾向雜誌面貌(尤其是字體大小、字與圖的比例,很明顯是香港雜誌重圖輕字的風格),但在定價上,卻是首次有雜誌型刊物向書籍定價看齊——這可能是書誌能夠營運下去的模式之摸索。如果香港真有這樣的書誌消費群存在,則可能是巿場的新突破口。

自然流露INDIE風

細看《what》:第一期以「黑夜之後」為題,是有野心及言志味道。台灣近期的大熱書誌《練習》,賣的是小清新路線的生活態度;內地的書誌如《鯉》,較為炫麗,主題偏文藝抒情;而縱觀《what》這一期,力圖打造的也是一種生活型態,但卻有著「非主流」的味道。「黑夜」,是一個意象,也是生活裡面的一個切面,《what》有意把它延伸至一種「被掩藏的生活型態」,整體是非常都巿的風味,但又不像已習見的時尚雜誌那樣搔首弄姿引人注目,而是追求一種「自然流露」的indie風格。

「黑夜」裡面有你不知道的東西。看《what》的結構,「黑夜都巿」、「黑夜解放」、「黑夜美學」等等,都不是直接到一眼便能知道底蘊的命名。《what》是需要消化的,它要讀者去「品味」,一種涵蓋所有內容的生活風格。黑夜本是遮蓋一切幕布,《what》亦有種「待你揭開」的姿態。它會在自己的宣言上蓋一層低調的幕布(如果是我,第一期絕不會以別人的書名為大主題,就算是村上春樹的書也不行),它的態度是:有型不須要一句話便說完。它賣的是「有型生活態度」,有一種港式的自在,不用像台灣般走穩高雅或主流路線,也不用像內地的那樣聳人聽聞。裡面工廈band友的生活型態,「德昌里」的反資本主義經營理念,大小平凡人日夜各有一套生活面貌,cosplay族群的自我感覺堅壯,都不是用獵奇的方式去呈現,而比較像黃碧雲的書名,「我們如此很好」。《what》不算爆,但是寸的,不過是暗寸,更加考技術。

有意思的新雜誌,往往是帶動某個族群的浮現,他們本來是小眾,因為走出來發聲了,有機會擴大而成大眾,改變社會人文地景以至時代面貌。《what》亦很有這樣的意識,它結合包攬許多個小族群,包括反資本主義的青年,努力發出獨立之聲的地下音樂人,拒絕樣板生活的創意階級,遠行尋路的旅人……書中的生活味道亦極濃,音樂、香氛、自煮、生活中的小趣味icon……能依照「黑夜美學」一章的生活點子去過日辰,應該就可享有挺不一樣而且自我感覺良好的生活。這個生活型態,看起來召喚是二十至四十多歲,五十歲以下的,中產左右的階層。

雜誌型刊物很大程度上要面對營運問題,《what》矢志不以廣告主導,那麼如何收支平衡持續經營,是要下大工夫來讓讀者買書支持。以第一期來看,《what》低調而選擇「不爆」的題目,。題目的消費促動力減低,如何給讀者「非買不可」的理由?

新的知識方法

筆者個人口味偏向「書誌」中書的元素:如果不是因時效性的話題促動,則多是著眼知識性,即書誌給予廣延豐富的知識與連結,有點輕量級百科全書的感覺,知道世界和歷史上的不同碎片,可以因一個話題而扣連起來,在知識中又有創意聯想的享受,同時具有REFERNCE的收藏價值。「網絡與書」的一系列出版物,就是這樣在多次搬家後依然逃過淘汰,靜靜留在書架底層。

《what》也重視內容,但它的路向似乎是,偏向軟性召喚,相信風格的召喚足以構成非買不可的原因。《what》的內容構想有很多物質性元素,加上強調視覺,它的表象是豐衍繁多的。只是,若是比較重視內容型的讀者,可能習慣另一些設計風格,包括,比較顯眼的作者名字,比較清晰可讀的字體,具指示性的目錄(一位文學書的老書蟲,一看目錄就留意到文章不連作者名字)。這不是視覺上的問題,更是結構上的,換言之指向的是一本刊物之抽象與具體的平衡。

在後消費時期,顧客除了需要選擇之外還需要選擇的提示,題目集中的書誌,像只賣拉麵/串燒的專題店,也許比包羅萬有的快餐店更能殺出重圍。而如果進一步要求,則書誌的概念除了新巧之外,可能還追求周延與準確(它沒有百科全書的包袱)——更甚一步,有沒有可能以書誌這種載體,提出一種新的知識方法,或思維方式?不知《what》會不會嘗試回答這個問題。每期一題的書誌,可以整個模式推倒重來,大概非常刺激,像《春光乍洩》所說,不如我地重頭來過。

(刪節版刊五月三日信報。另有星島資料詳盡的報導,本人亦在其中表達了一些論點。)


2 comments:

Edwin said...

應該是"刪節版刊五月四日信報"吧.

TSW,或鄧小樺 said...

咦,不是昨天的嗎???